2025-10-250次浏览来源:网络
办理居转户时,居住证、社保和个税的记录需要同时满足连续84个月的要求。具体来说,只有当月居住证处于有效期,并且当月在上海依法缴纳了社保和个税,这个月份才能被计入累计时间。居住证失效、社保或个税未缴纳的月份均不计入有效累计。 在居住证有效期内,社保和个税的缴纳主体和金额需要保持基本一致。如果你更换了工作,新单位在办理招工手续后申报社保基数,基数可以由你和公司协商确定,个税则按实际收入缴纳,两者允许存在合理差额。如果不换工作,社保基数通常会在每年4月开始调整,需按照上一年度在本单位的月平均工资申报,不能随意填写。这个平均工资仅计算上一年度1至12月期间在本公司缴纳个税所对应的工资部分,不含其他公司或待业时期的时间。个税方面,也只看纳税所属期在去年1至12月内的“工资、薪金”税项,若奖金或津贴在今年申报,则计入今年工资,不参与去年的社保基数计算。 政策要求居住证有效期内的社保和个税不能有补缴记录,补缴的月份不被认可为有效累计时间。零税额月份或社保基数过低的月份通常也不计入累计时间。例如,5个月内的产假期间,如果能提供《生育金核定单》作为领取生育津贴的证明,当时的零税额记录一般会被认可。如果是在近几年内出现的个别月份零税,或是很久之前的几个月零税,补充一份说明后通常也能通过。但近几年内持续的个税和社保基数过低的情况则不被认可,可能会被要求补缴,具体尺度由人才中心把握。 对于选择中级职称或国家职业资格证(含技师)路径落户的申请人,累计时间的前三年中,每一年社保基数需超过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后四年中,每一年则需超过当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3倍。若选择连续三年社保基数达到两倍标准或科创五年路径,除了核心要求外,其他时间段的社保基数也需超过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不符合要求的时间会被扣除。 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如果是在2018年之前更换工作,原则上需要在30天内到社区服务中心变更单位信息,未及时变更的部分月份可能不计入有效时间。但如果能提供当时外劳所盖章的退工单,这部分时间通常也可以保留,最终以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核为准。 在居住证有效期内缴纳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月份不计入累计时间,但缴纳小城镇保险的月份可以累积。如果涉及劳务派遣,社保需由派遣公司缴纳,个税可由本公司或派遣公司申报,居住证与积分也需归属派遣公司并由其申请落户。同时,必须提供有效的《劳务派遣协议》以及派遣公司在有效期内的劳务派遣许可证。外地公司派遣至上海,或上海公司派遣至外地工作的情况,即使劳务派遣协议或合同中有体现,只要社保或个税在上海缴纳,也是不被认可的。 涉及人事代理的期间,这段时间不计入有效累计,也不能由代理公司申请落户。如果社保和个税分别由在上海注册的总公司和分公司缴纳,提供相关证明后是被认可的,但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分别缴纳的情况则不符合要求。 如果在异地存在重复缴纳社保的情况,重复的时间段必须被扣除。政策上不允许重复缴纳社保,2015至2016年曾因此出现很多申请被拒的案例。重复缴纳社保涉嫌违规,社保中心要求必须退掉其中一家的记录才能办理退休和享受医保待遇。在落户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档案内有重复社保的证明材料,或通过其他途径查到异地重复参保的情况,申请材料通常会被退回。不过,最近人才交流中心的反馈是,可以扣除重复时间段后,若满足条件则可继续申请。 居转户政策对居住证持有年限、社保连续性、依法纳税记录、职称或积分水平均有明确要求,且审核标准对“连续性”“一致性”极为敏感。每个人的居住证起始时间、社保缴纳记录、职称获取路径、积分构成各不相同,适用的条件组合也存在差异。很多人以为住满7年就能直接落户,却忽略了社保是否真正连续、个税与社保是否匹配、工作变更是否合规这些环环相扣的细节。凡图咨询专注上海落户政策细节十多年,熟悉各类审核逻辑,可为你提供免费的初步评估,帮你梳理过往记录,判断当前条件是否满足居转户的完整政策链,识别潜在风险。 如果你已持有上海居住证近7年,凡图咨询可提供免费初步筛查,帮你判断是否满足居转户的社保与职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