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0次浏览来源:网络
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政策细节较多,申请过程中容易因一些关键条件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申请受阻。结合近期遇到的一些情况,这里梳理了几个常见的情形,希望能帮助你提前识别风险。 案例一涉及异地工作与社保代缴问题。一位同学2018年9月毕业后,先待业一段时间,之后于2019年9月到深圳工作了一个月。了解到留学生落户需在上海缴纳社保后,便委托上海第三方代缴社保,本人仍在深圳工作。预审提交时,系统里上传了异地工作证明和代缴证明,导致申请未通过。根据现行政策,留学生回国后首份工作必须在上海缴纳社保,且不能委托第三方代缴,否则无法通过留学生通道申请落户。 案例二反映了档案材料的影响。一位同学2017年9月回国后,曾在北京一家公司短暂工作,试用期离职,未缴纳社保和个税。后来在上海缴纳足月社保后,预审通过,但在阅档环节被退回。原因是档案中有异地工作的离职证明材料。政策要求,即便没有缴纳社保和个税,档案中若存在异地就职或离职证明,也不符合留学生落户条件,需移除相关材料才能继续受理。 案例三的情况是首份工作不在上海。一位同学2018年6月回国后,在老家工作了一年,2019年6月才到上海开始缴纳1.5倍社保。预审未通过,原因是首份工作不在上海,且存在异地社保缴纳记录,完全不符合留学生落户政策要求。 案例四关注社保连续性。一位同学2018年1月回国后,为达到社保基数要求两次更换工作,2019年9月入职新单位,2020年3月提交申请。但2020年4月因疫情公司倒闭,社保断缴,申请未通过。留学生在落户累计和申请期间,需确保公司正常经营并持续为本人缴纳社保和个税,且基数符合政策要求。 案例五涉及分公司个税申报错误。一位同学2019年1月回国后,入职一家总公司位于深圳的上海分公司,与分公司签合同,工作和社保都在上海。但分公司财务误将其个税申报至深圳总公司,导致申请被拒。留学生可以入职总公司在外地的上海分公司,但需满足:分公司注册地在上海;总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合同与上海分公司签署;社保和个税均由上海分公司缴纳。 案例六是境外学习时间不足。一位同学2019年8月因香港局势提前回国,2019年9月在上海工作并累计半年社保后提交申请,未通过。原因是境外学习时间不满182天。目前政策要求国外硕士境外学习时间需满182天以上,本科需满365天以上,因不可抗力导致时间不足的情况,暂无特殊解决办法。 案例七涉及社保基数与工资不符。一位同学2019年5月回国后在上海工作,公司申报月薪与社保基数差异较大,累计一年社保后提交申请未通过。原因是税前工资与社保基数严重不符,被疑为代缴。政策要求,税前工资应大于或等于社保基数,适当高出是允许的,但差异过大会被视为代缴嫌疑。 很多留学生在申请时才会意识到,毕业院校是否在认可名单、回国时间如何计算、工作单位资质是否达标、社保个税是否合规,这些细节环环相扣,任意环节疏忽都可能导致申请被退回。凡图人才咨询专注上海落户政策细节多年,熟悉各类审核逻辑,可为你提供免费初步评估,梳理个人条件与政策的匹配度,识别潜在风险,帮助判断申请路径的可行性。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情况是否符合要求,不妨联系凡图咨询顾问,获取一对一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