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0次浏览来源:网络
上海临港注册公司需要资料: 1.选好公司类型、公司名称(多准备企业名称字号避免重名) 2.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不需要实际到账验资) 3.公司高管及股东信息。 4.公司住所:在临港新片区内租赁场所协议。 5.经营范围:就是公司做的产品、项目或服务之类 上海临港注册公司注册流程: 1.上海一窗通提交新办企业查名,提交企业名称同时需提交公司注册申请材料 2.网上股东及公司职位成员身份验证和网上材料签字。 3.工商局审批材料及核准执照。 4.领取营业执照。 以上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内注册公司需要的材料和流程。 以上就是关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注册公司需要材料和流程”的讲解。如有不清楚的问题,欢迎大家随时咨询! 新片区概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经、批准,在上海大治河以南、浦东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 设立新片区是以同志为核心的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主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片区位于上海东南,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轨交构成了十分便捷的综合交通优势。 新片区按照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之间的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 新片区鼓励国际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园区建设、城市运行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提升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市服务功能,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推动互联网经济蓬勃健康发展,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在临港揭牌启运 12月20日,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在临港新片区揭牌并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又一重量级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落地上海,将进一步夯实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网络基础。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芝松出席,并为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揭牌。 仪式上,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对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进行了主题宣介。 ▲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揭牌 ▲上海市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揭牌 ▲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运营主体股东单位和重点支撑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上海市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与有意向接入的互联网企业代表签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上海电信正式启动部署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节点(上海)互联网域名J根镜像及服务平台 活动上,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代表共同推杆,宣布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我国的互联网整体架构与产业发展特点,共正式批复了浙江杭州、宁夏中卫、深圳前海与上海临港四个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作为我国互联网架构演进升级的一次重要探索,与临港新片区“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创新体系不谋而合。 临港新片区将借助交换中心试点契机,继续全力做好配套服务保障工作,抢占“数字经济”这一特殊的未来赛道,先行一招、主动跨前探索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增值电信开放等对标国际规则的工作,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在新片区持续打造火热的战略承载地、改革试验田。 市通信管理局局长陈皆重,市委网信办主任姜迅,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国忠,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宁夏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运营主体成员单位,中国信通院分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处室,临港集团,重点互联网企业等领导出席仪式。 新片区规划 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新片区产业发展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聚焦发展三大功能: (1)面向未来的前沿产业功能 以加快形成临港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中心为目标,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7个领域为代表的前沿产业,促进新片区形成智能制造业的功能集聚。 (2)面向国际的服务功能 以打造新片区服务为核心,提升新片区新型国际贸易服务、服务、航运服务以及科技服务能力。一是发展新型国际贸易服务产业,加快做大离岸贸易、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二是发展跨境服务产业,将新片区跨境服务与上海国际中心建设结合起来。三是发展航运服务产业,提升拓展全球枢纽港功能,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四是发展科技服务产业。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提升科技服务业对新片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3)面向全球的创新策源功能 发挥新片区的创新优势,增强新片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一是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充分发挥新片区人员流动自由、互联网接入便利、设备离岸保税的特殊优势,引入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二是推进区域创新联动。依托张江与临港“双区联动”打造浦东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张江是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而临港是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通过积极发挥张江与临港之间的产业创新联动、区域开发联动、政策联动和利益联动,创造技术传播、创新及人才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