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0次浏览来源:网络
新民晚报讯(记者江跃中通讯员李艳华王欣)今天下午,位于西康路379号5楼的静安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同时,现场还发布了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人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推出20条服务项目。该中心启用后,将为区域内全球服务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商投资企业等重点企业,提供专业化、智能化、国际化的人才服务。 图说:面向区域内全球服务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提供人才服务的静安区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今启用。李艳华摄 解决外商企业的需求 根据新静安的行政区划调整,相关行政部门对服务窗口也进行了功能布局调整,静安区人才服务中心西康路受理点与共和新路受理点进行合并,人事人才业务受理点整体北移,这样集中办公,统一管理,节省了公共资源,也提高了行政效能。 在全区大调研中,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光荣带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及发展困难,发现不少集中在南部办公的外商企业有个性化服务需要,而且,因受理点搬移后,给企业增加了出行成本和时间,所以,这些外商企业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加便捷、专门的国际人才服务场所。此外,全市人社系统“一网通办”新系统上线后,区人才服务中心在接待时发现,企业在新系统操作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问题,却无法在线下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这样线上、线下的脱节,让企业无法感受到“一网通办”带来的便捷。 为此,静安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区人才服务中心原西康路受理点进行了重新改造,并重新定位为静安国际人才服务中心。 图说:静安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向区属企业代表赠送了《上海人才政策“一本通”》一书。李艳华摄 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 新启用的静安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是静安区立足“国际静安”人才服务需求,在全市率先探索区级层面提供国际人才业务咨询服务的一个尝试。 据区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林海介绍,中心共设6个公共服务功能区,并提供20项人才服务措施,包含政策咨询、专业服务和业务指导三大类。这些服务措施中既有申请《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留学生落户等政策咨询,以填补国际人才业务在本区人才服务中的空白,建立“区人才咨询、市人才受理”的跨前服务模式外,也有针对“一网通办”系统操作的线下指导服务,不仅让服务对象体验到线上的“速度”,更要感受到线下服务的“温度”。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作为铁路信号行业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刚启用“一网通办”系统时,就出现企业电脑系统不兼容申报系统的情况,并在多次电话咨询中心后,仍无法正常操作使用。区人才服务中心立即指派业务能手上门为企业解难,在与企业IT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电脑的兼容问题得到了解决,企业的人才落户申报业务也能正常的在“一网通办”系统进行申报。 静安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建有一支专门的服务团队,通过建立“一网通办、线下服务”,为外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模式。 图说:静安区发布“全球服务商计划”-人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李艳华摄 对标国际:服务进无止境 当天正式发布的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人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是该区“全球服务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该方案以静安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为主要服务平台,健全国际人才服务功能布局;为全球服务商建立个性化服务档案,提升企业服务的精准度;并将针对全球服务商关心的人才公寓申请、优秀人才评选等领域,协同做好“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某日资企业一名日本籍员工因家庭原因短暂回国后,忘记办理当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导致今年无法完成工作许可的延期申请,可能造成他近期无法在上海工作的尴尬处境。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向静安区人才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及时与出入境联系,协同帮助申请人注销现有的工作许可证,并重新办理新的工作许可证。在办理中,中心还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在1天内就完成了预审、受理两个阶段的审核,最后帮申请人在签证到期前取得了新的工作许可证。 “急企业所急”,为“国际人才”提供“暖心服务”。对接企业需求,创新人才服务模式,静安区还拟在市北园区设立科创人才服务中心,完善服务功能布点。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光荣表示,今后,静安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将在现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多符合国际人才特点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努力打造立体式、一站式的国际人才服务体系。 静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王方共同为静安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揭牌。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向区属企业代表赠送了《上海人才政策“一本通”》一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