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00次浏览来源:网络
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中,作为进入大学报到的重要凭证之一,家长一定要叮嘱孩子好好保管哦! 另外通知书中附带的说明里一般会告知报到时间、地点、所需物品等,考生凭录取通知书也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今天就大家留言询问多的关于户口迁移和档案领取的问题统一作出解答,欢迎分享给你身边一样需要的准大学生和家长~ 01 上大学要不要转户口? 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除了喜悦,也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户口到底要不要转到学校?今天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要不要转户口的干货!往下看 -什么是户口迁移- 户口迁移是2003年公安部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根据现在的规定,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 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迁,也可以选择不迁。当学业期满之后,户口在学校的学生,要么根据学校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要么处于待业状态,可通过个人申请,户口进入学校所在地人才市场。如果不落户人才市场,户口则会被打回原籍。 户口迁移程序繁琐,自然有好处也有坏处,下面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户口迁移的好处- 一、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一些大城市在招聘时,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拥有本地户口,在报考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一些岗位时,有无本地户籍在报考时是重要的竞争优势。在大学期间,本地户口也便于寻找兼职等工作机会。 二、有利于及时办理个人证件 如果大学所在地离家较远,那迁移户口后,方便在大学时办理一些重要的个人证件。 三、有利于享受一些城市配套服务 户口对于学业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若毕业后准备在学校所在城市长期发展,户口问题就与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养老等城市配套服务一一挂钩。特别是北上广深这些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有无本地户籍对于你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 -户口迁移的弊端- 一、加大毕业时的就业压力 新生入校户口迁移是集体户口,在你毕业离校时,如未找到可接收户口人事档案的用人单位,学校会将户口迁移回生源地。基于此政策,你在大学毕业前需找好可接收人事档案的用人单位,否则会加大了自身的就业压力。 二、无法恢复为农村户籍 很多人以为,大学户口如果迁移到学校了,以后就一直是学校所在地的户口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等你大学毕业后,户口在学校的学生,要么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如果是待业的话,户口仍迁回原籍。 对于本身是农村户口的同学来说,根据现今的户籍制度,你从高校所在地迁移回的城镇户口是无法按照原户籍落户,需按城镇户口单独落户。 意思就是说农村户口迁移后,再返回就是非农村户籍了。考虑到现今很多农村户口的补贴政策及整体经济效益,拥有农村户口的同学需要慎重考虑。 三、无法享受生源地的福利 对于来自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学,地方政府对于大学生会有适当的补贴和福利待遇,若回生源地就业,在工资上也会适当倾斜。若迁移户口至高校所在地将无法享受生源地的福利或补贴。 总之,户口转与不转,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而定,千万不要盲目从众! -迁移户口的注意事项- 如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要迁移户口,那么这些事项要注意! *具体要求请以地方招办、当地公安局、高校公布的政策为准。 02 考生档案是什么? 提起考生档案,很多人在被大学录取后就会到当地县区招办领取那个牛皮纸档案袋,但其实档案袋只是考生档案的一部分,考生档案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考生档案、电子档案。 -考生档案- 一部分是电子版,可以通过电脑读取出来,里面记录了你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信息。 一般其内容主要包括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考的诚信纪录等5个部分,高校录取以考生电子档案为主要依据。 另一部分是档案袋的形式,里面主要有实践纪录,党团信息等。这些档案在高考后要随你一起转到大学。 来源丨新浪微博 -电子档案- 高考档案电子版,由高考考生所在学校负责建立,并由各学校负责妥善保存。具体包含: 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学籍号,身份证号码,民族、家长姓名,联系电话,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有高中新课程毕业生的实验省份要提供应届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体检信息、考生号,准考证号 同时,再将电子档案发送学校教务处保存,发送当地招生办公室保存,招生办发送省招办、教育厅保存。 高考后加入成绩信息、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以及在招生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志愿信息、投档轨迹、录取院校等相关资料,最后上报到国家教育部信息网进行汇总,备案。 高考电子档案是院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电子档案中的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因考生本人填写或校对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网上录取过程中所说的“档案”指的就是考生电子档案。没有高考电子档案的话,教育局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就没有办法高考,录取就更不用说了。 -纸质档案袋- 纸质档案袋里一般包括: 1.考生报名登记表 2.考生体格检查表(原始表、包括化验单) 3.考生体格检查表(打印表) 4.高考志愿表 5.各类照顾左边加分右边申请表及证书复印件(申报并通过的同学才有的资料) 6.外语口试成绩单(非全体都有) 7.成绩条(贴在档案袋正面的相应位置上) 8.考生诚信承诺书(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纸质档案袋里的这四种资料尤其重要: ●毕业生登记表 毕业生登记表上面写了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重大活动信息。也对学生的素质评价做了一个客观的描述。一般学校对这个东西只是略微检查,但必须要有。军校警校的检查就非常严格,学生的档案袋里各种东西都要经过临时核查,甚至不允许有错别字。如果学生考上了军校或者警校,尤其是空飞,那么就需要仔细查看这些东西,保证万无一失。 ●学籍档案 学生一般都有两份的,一份电子档案,一份纸质档案。当你升学或转学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老师来帮你转学籍。另外一份纸质档案就保存在你的档案袋里,有的大学会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核查。上面有学生的相关成绩信息,有些要求严格的大学或者走空飞院校可能会把这些信息拿去和学生高校专项招生等,以及其他渠道上的信息相对比,核实相关材料的真伪。 ●入团志愿书 学生的入团志愿书上有推荐人的推荐话语以及团支部书记的审核签名,还有学生写的入团申请。一般高中都会把学生的入团志愿书放入档案袋里一起装着,有的学校会把团员证和入团志愿书放在一起装,不过高中时学生的团员证是下发的,有不少学生就在高考那年弄丢了,甚至有把团员证夹在书本里当废品卖掉的。证件丢失之后,可能学生要补办,显然是非常麻烦的。 ●成绩单 一般放的是高考成绩单。有些省在新高考政策下,各期末的成绩与高考总成绩挂钩,这份成绩单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记录的都是与高考挂相关的成绩。之后各大高校也会逐渐重视学生的成绩单,并将其和学生的成绩做核查。如果学生弄虚作假的话,学校也有权利对学生作出处罚。 -领取和移交纸介质档案办法- 录取过程中,使用的是考生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与纸介质档案(包括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档案和考生报名表、体检表、志愿表等)一致。 考生电子档案须与纸介质材料的相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新生报到需要本人携带。 各地考生的纸介质档案一般由县(市、区)招办统一管理,不进入省级招办的招生录取现场。被录取的考生纸介质档案由县(市、区)招办整理密封。考生本人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到县(市、区)招办领取,考生报到时自己带到高校。 领取纸介质档案的时间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底(往年),具体时间由各地招办确定并公布,具体也可详询所在高中学校。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到招办指定地点领取纸介质档案。 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应及早办理档案领取手续,以免时间仓促延误。未经省招办核准录取的考生,各级招办不向其提供档案。 温馨提示: 有些地方的招办担心学生领取档案后丢失,会统一使用邮政EMS快递邮寄到高校,不过会有一定邮费。具体情况考生还需要咨询当地县区招办或学校。 此外 下面这点 一定一定一定要记得 密封的档案袋绝对不能私自打开!!
审核:苑广鸿 责编:廉兴连 编辑:石天慧